2分钱一枚防伪码不“防伪”?
防伪码相当于商品的“身份证”,消费者扫一下码,就能够最终靠查询到的信息来辨别商品真伪。商品本身造假就已经令消费者担忧了,如今作为信用标识的防伪码竟然也有一定的可能起不到辨别真伪的作用。
更甚的是,扫描防伪码后跳转到的查询系统也是“自制产品”,多以“3.15全国数码防伪验证中心”“商品信息防伪验证中心”“全国商品验证中心”等为噱头,实际却由私企注册备案。这种“闭环式”造假的产业链,通过从技术到系统的全面伪装,令消费者躲闪不及。
诚然,消费者或许能够最终靠提高辨别真伪的意识,不落入假货商品的陷阱,也能大大的提升自己的维权意识,让假货商品无处遁形。但这种“斗智斗勇”的购物体验,极大地消解了防伪码的初衷,也破坏着商品交易过程中的公平,是对消费的人最基本权益的损害。辨别商品真假的责任,不能也不该推给消费者。
防伪码乱象的背后,还是多重监管责任的缺位。防伪码的生产环节本身,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在利益驱动下让防伪码的本质被模糊的过程。据调查,防伪码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低至2分钱一枚,不少假货卖家可以在不提供资质、没有审核的情况下,在淘宝等多个平台购买到防伪码贴纸。此外,防伪码技术门槛并不高,企业可定制自己的验证系统,或模仿官方防伪界面欺骗消费者。在这条颇为成熟的产业链上,部分防伪码已毫无公信力可言。
同时,电子商务平台监管的不到位也让我们消费者陷入自证困难的消费陷阱。尽管购物平台频现假防伪码维权案例,但平台往往并没有针对仅凭防伪码扫描失败就退货退款的规定,因此往往会以“无法证明商品本身为假货”为由推诿。若消费者缺乏开箱视频等能视为严格举证的证据,即便防伪码异常,也难以获得退款或赔偿。这种责任倒置的规则,实质是将打假成本转嫁给了消费者,使消费的人无处追责。
防伪码的异化,本质是市场秩序失范的缩影。当造假者能轻易绕过防伪体系,当消费者被迫成为“福尔摩斯”,我们不得已去思考何为防伪码的真正价值。或许这个小小的标识,不在于真正能通过它扫出什么,而在于背后支撑它的诚信体系与交易过程是否足够公平。因此,重构“防伪——验真——追责”的全链条机制,让防伪码回归“信任标识”的本义,就显得很重要。
中国党员、我国著名的地基基础工程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基基础研究所原所长、顾问总工程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金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3日21:30逝世,享年92岁。
午睡超过这一段时间,死亡风险增加30%!(极目新闻、央视新闻) #打工人 #健康 #健康科普 #科普 #睡眠
4月16日,审判长回应“处女膜未破裂”却定罪:处女膜状况不能作为认定或否定罪行的依据,我国相关司法文件和案例对此已明确。
山西“订婚案”维持原判,被告获刑3年,审判长答问:处女膜未破裂影不影响罪的认定?#媒体精选计划
全美首例!美国加州起诉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违法,请求禁止实施,已造成“直接且没有办法弥补的损害”
美债遭遇20 年最惨抛售,人民币却走向全球第三,特朗普害怕的事发生。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舞台上,一场金融格局的大变革正在悄然上演。
全美首例!美加州宣布起诉特朗普政府!美联储主席发出强烈警告!多家小企业联合行动
据央视新闻17日消息,美国人口和经济规模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当地时间16日宣布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